头老是晕晕的怎么回事,头怎么老是晕又不严重( 三 )


病例二:
田某 , 女 , 69岁 , 住址:湖北省五峰县农牧局特产技术推广中心
初诊:04年10月6日
主诉:头晕10余年 , 近2个月来反复发作 , 伴泛力 , 消瘦 , 曾在某医院门诊服六味地黄汤加味40余剂 , 效果不佳 , 经人介绍来我院治疗
诊断: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
治疗情况:服药6天 , 眩晕发作减轻 , 精神好转 , 呕吐消失 , 能进食 , 仍有轻度恶心、乏力 。 连续服用3个疗程(3个月)后 , 眩晕一直未再发作 , 精神恢复 , 食欲增进 。 面色红润 , 体重增加3公斤 , 诸症皆除 , 随访至今未复发 。
评析:眩晕一证 , 原因至为复杂 , 必须审因论治 , 我们采用“病因为本 , 症状为标 , 必伏其所主 , 而先其所因”的治疗方案 , 故取效甚若 。 特色疗法:最后加一段眩晕一证 , 原因至为复杂 , 必须审因论治 , 我们采用“病因为本、症状为标 , 必伏其所主 , 而先其所因 。 ”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有“诸风掉眩 , 皆属于肝” 。 等病因论述 。 《丹溪心法·头眩》则偏主于痰 , 有无痰不作眩“的主张 , 提出”治痰为先的疗法 。 故我们采用平肝潜阳 , 健脾益气 , 化痰降逆 , 益气养阴等方法治疗眩晕病 , 疗效显著 , 一般3天既可解除眩晕症状(1-3个)疗程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。
病历三:
马某 , 女 , 54岁 , 住址: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乡土桥村三组
初诊:03年8月10日
主诉:眩晕伴有头痛、咽痛、口干、耳鸣、尿赤已4年 , 症状逐渐加剧 。
诊查:患者来诊之时 , 面红而光 , 腰酸而痛 , 舌绛苔少 , 脉象细数 。
辩证治法:此乃阴虚火旺之证 , 当以泻南补北治治之
处方:浓缩丸6瓶 , 汤剂6付
二诊:9月10日 , 症前明显好转 , 纳食亦佳 , 血压降至160/80mmHg 。 仍照前方加减 , 再服一疗程(1个月)
三诊:10月9日 , 前方药服2个疗程后 , 诸症消失 , 继续巩固一疗程 , 至今年余无恙 。
评析:本例子乃壬癸不足 , 丙丁炽张之象 , 益肾亏则精血难生 , 故腰酸而痛 , 且其面赤 , 舌绛 , 脉细数等象 , 皆由阴虚火旺所致 , 治遵泻南补北之法 , 标本兼顾 , 庶几取效
病例四:
刘某 , 女 , 45岁 , 住址:青海省贵德县财政局家属院
初诊:97年3月11日
主诉:眩晕1月有余 , 过去也曾有过 , 但为时短暂 , 今作不愈 , 左耳鸣叫 , 能接收外来噪音 , 有时突有沉重感 , 伴以泛恶
检查:有轻度眼球震颤 , 无白腻苔 , 脉细而弦
诊断:耳源性眩晕症
治疗情况:服用本中心药物三疗程(3个月)
治疗结果:眩晕症消失 , 随访2年未复发
评析:耳源性眩晕症 , 多与膜迷路积水有关 , 为一种内耳?的非炎性疾病 , 临床表现为眩晕 , 自觉身体四周物体旋转一侧耳鸣 , 听力下降 , 眼球震颤 , 恶心呕吐 , 不平衡感 , 发病突然 。 我们对本病的治疗 , 从“痰、肝、肾”三者的论治 , 痰有痰火与痰湿之分 , 方中半夏、天麻、钩藤、白术具有祛痰火平肝熄风 , 滋阴潜阳之功效 。 [编辑本段]【运动治头晕 】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 , 经常头晕的长者 , 只需持续进行一些简单、轻松的运动 , 情况便可获得极大的改善 。

推荐阅读